毕业能力点要求 |
主要课程 |
能力培养内容概述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1.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1.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了解职业标准,具有社会责任感。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发展。 |
1.2 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社会实践1、社会实践2、大学军事理论、大学军事技能训练、体育; |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专业导论认识专业和职业。通过实践课程和毕业实习,深入企业和设计单位进行实践课题项目设计或生产实践,针对设计任务,了解生产、设计中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资料,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做好准备、奠定基础;通过实习,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于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
2.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工程问题。 |
2.1 具备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
高等数学(I)A-1、高等数学(I)A-2、线性代数(I)、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大学物理C、大学物理实验C;大学化学 |
掌握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知识,培训学生的实验技能,加深对自然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
2.2 具备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 |
机械制图(I)A、机械制图(II)A、、机械制图测绘、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公差、电工电子技术C、金属学及热处理、金属材料基础实验; |
培养图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与图形表达能力;培养机械构件的受力分析、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计算能力;掌握机构的原理和应用,培养机构及部件的设计能力;掌握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种电子元器件认识和选用能力;掌握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和热处理方法。 |
2.3 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
热加工实习、钳工实习、机械加工实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成形原理、热流体与冶金传输基础; |
熟悉常用的通用机械和常规机械加工方法,具备基本的机床操作能力;具有材料加工理论,熟悉材料加工方法,具备材料成型工艺及技术和装备设计及检测的能力;熟悉材料成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分析方法,具备软件使用和编程能力。 |
3.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的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的结论。 |
3.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科学基本原理运用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问题的表述和构建问题的分析模型。 |
高等数学(I)A-1、高等数学(I)A-2、大学计算机基础B、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实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成型过程检测及控制;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与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将专业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培训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的物理规律、力学和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用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技术领域,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2 能够运用相关的工程原理、技术和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研究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或工艺方案。 |
C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B实验、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材料分析技术与实验方法 |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程专业基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针对具体的设计要求,完成机构类型的合理选用,并实现功能设计、运动设计、成型工艺设计、模具设计、零部件制造工艺设计和数控编程能力;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会使用相关的手册及图册资料,具备文献检索与应用能力,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模塑产品和工程零件,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零件成形工艺流程和工艺装备,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4.1 能正确的应用设计原理和方法,确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并得出可接受的指标。 |
工业企业管理、工程素质训练; |
了解企业组织管理、运行,了解相关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能应用常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进行能满足生产需求的工程的设计;能初步地制订设计方案,制造工艺、使用维护,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 |
4.2 能运用相关的设计标准和相关的设计软件建立3D或2D模型,包括零件图、装配图。 |
机械制图(I)A、机械制图(II)A、计算机绘图、机械制图测绘、计算机三维设计基础; |
培养学生运用徒手草图及计算机软件辅助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并能阅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工程零件图和装配图;培养专业软件的进一步应用能力,运用CAD/CAM软件建立3D模型和2D工程图的转换能力;基本的工程设计、工程创新和工程综合能力。 |
4.3 能应用成形(型)原理和方法,设计成形(型)工艺和模具。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模课程设计、塑料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
从材料加工工程技术要求出发,基于材料成形基本原理和方法,制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设计参数或设计相关成形装备机构和零件; 能正确选用常用成形设备的技术参数,熟悉常用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方法。具备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的能力;具备材料成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分析能力;具备产品试制、开发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
4.4能应用模具零件加工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和综合工程影响因素,设计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流程。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加工实习、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造实习; |
根据机械制造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正确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初步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能力;正确选择刀具种类、刀具材料、切削用量及切削液的能力;熟悉模具特种加工方法和数控加工方法,具备数控编程和数控机床加工操作的基本能力。 |
5.研究: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成形工艺、模具、材料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 |
5.1 能够应用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
电工电子技术C、金属材料基础实验、材料分析技术与实验方法; |
了解利用数学、力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材料成型领域的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的建立;具备电子技术测量和应用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材料试样的制作技能和分析、测试能力;具备能够应用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具备撰写实验报告和分析解释数据的能力。 |
5.2 能够运用成形(型)原理和科学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信息综合,研究成形工艺、模具和材料设计等工程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成形原理、热流体与冶金传输基础; |
掌握材料成形领域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成形工艺参数的分析基本能力;具备对材料的工艺参数、力学性能、成形性能分析判断能力;对成形工艺、模具和材料等工程问题有一定的测试实践、工程应用能力;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6.使用现代工具:具有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实践中选择、运用相应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预测与模拟的能力,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6.1了解机械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发展现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初步掌握并使用现代工程技术、方法和工具,并能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信息。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导论、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具备手工绘图合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备使用现代工程技术、方法和工具,并能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能了解行业、经济、社会的发展,并能找到正确定位。 |
6.2 能够初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工具对材料成型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了解其局限性。 |
模具CAD/CAM、材料成型CAE技术; |
初步掌握现代设计方法,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具备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具备文献检索与应用能力;具备对材料成型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了解其局限性。 |
7.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理解,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7.1了解基于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
专业认识实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材料成形设备 |
了解与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行业中的新设备新工艺等的应用及产品质保体系;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与期望,学会从中找到自己对专业定位选择的能力,并能为后续各专业模块的学习做好准备;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 |
7.2 能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工程素质训练、创新创业教育; |
通过学生参与工程实践,使学生理解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应承担的责任。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并使用新方法、新途径解决相关工程领域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在相关工程领域中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 |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8.1了解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津、法规。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
了解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津、法规,在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路。 |
8.2 能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
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熟悉并参与实际的工程设计、制造过程及管理,培养学生文化与社会意识以及新材料与新工艺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具有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在相关工程领域中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通过学科先竞赛,培养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9.个人和团队:具有自我管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的能力,能够在不同背景、不同角色的团队中,通过工作分工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 |
9.1能够依靠主观能动性按实现工程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 |
大学军事技能训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冲压模具结构分析、塑料模具结构分析; |
培养学生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执行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产品创新设计、综合素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
9.2能够在工程问题实践中,对不同背景、不同角色的团队具备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 |
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社会实践2、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和扩大已学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设计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工程设计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设计沟通能力以及个人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对不同背景、不同角色的团队的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 |
10. 沟通:能够就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10.1 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就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沟通和交流,能够撰写技术报告和设计文件。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通识公共选修课、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毕业设计; |
培养学生掌握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能从大量的文献信息源中快、准、全地获取有用的资料信息并撰写相关交流报告;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设计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撰写设计文件的能力。 |
10.2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 |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
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特别是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文献资料与英语文稿书写能力;掌握相关工程领域中英语的专有名词、表达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基础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11.1 了解所从事的专业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
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了解当前经济政策;能够以专业语言描述相关工程管理活动;具备设计评估和设计沟通的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设计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 |
11.2 初步具备将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的能力。 |
形势与政策、通识公选课、专业选修课、工业企业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
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评估和沟通的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设计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具备工程合同、过程控制、执行、质量控制等工程管理能力。 |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12.1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
体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与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学习习惯,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12.2 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具备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 |
备注 |
|